top of page
大屯底片01.png
光01.png
光01.png
標02-1.png
臺中市西區民生路36號
大屯郡為日治大正9年(1920)地方行政區劃改制後之行政單位,隸屬於臺中州。大屯郡役所廳舍落成於大正13年(1924)。

戰後(1945),大屯郡改制為大屯區,隸屬於臺中縣;1950因撤廢區署,本建築撥予國軍使用。1963年,以本廳舍作為主體之眷村「憲光七村」建村,致使全區由辦公場所改為居住空間;後續住戶進行多處增改建,1980年更因火災而受損嚴重。
光01.png
hand03_edited.png

林蔭下的光影映照街道,位於臺中西區的州廳、市役所、大屯郡役所陸續登場,過往舊城區的影子伴隨街旁的開放年表,展開序幕。然而歷史的記憶逐漸遭人抹去,只見被冰冷柵欄、頂樓鐵皮壟罩的大屯郡役所。

 

文化資產修復讓民眾再次擁有重窺歷史風貌的機會,卻常出現修復後建築外觀變化過大產生爭議。臺中市大屯郡役所為日治時期所建,以紅白磚砌為主要外觀,是臺中市歷史建築之一。然而,2022年6月修復後頂樓卻突現似「加蓋鐵皮屋」的鈦鋅板,使民眾與學者認為郡役所外觀不再美麗,更破壞原有歷史意義。

面對大眾的質疑,臺中文資處表示,歷史建築修復前須委託具有修復經驗的建築師辦理並提出規劃設計,例,規劃及設計方案研擬、工程預算編列、修復或再利用圖說繪製及現況測繪等。最後經多位文化資產、建築學家審查與縣市政府的文化資產審議會通過,才開始歷史建築的修復工程。臺中文資處強調,修復歷史建築不只考量該建築物歷史,更包含其使用歷程及未來要如何再利用。

「歷史是不斷演進的過程,修復不是一定要舊的,

 要看建築師怎麼樣提出一種新的立場跟態度,去面對未來。」

20230513-工地外圍文字照.JPG
手02_edited.png
光01.png
底片05.png
06867FA38E911F0CB478D52CFE58465F.JPG
▲ 圖片來源/國家文化記憶庫
便利貼01.png
Before
底片05.png
20230513-郡役所正面照.JPG
便利貼01.png
After
※移動鼠標查看圖片※

臺中市大屯郡役所修復爭議,讓許多人主張應以「復舊如舊」,完整呈現過去歷史樣貌為目標。「我們不是只看到物,我們還要從物看到人。」孫啓榕解釋,歷史建築修復並非單純將建築物回復至原始狀態,建築師應考量建築使用與管理方式,還需思考歷史意義為何,才能讓民眾在踏入歷史建築時對其有所認同。

「古蹟、歷史建築並不是一陳不變的『房子』,從被使用開始,就有一連串的物理、化學變化,不斷的變化使得它是活的。」臺中文資處認為,民眾多希望能復舊如舊,較難接受新設計。

 

對此,臺中文資處解釋,儘管修復時可依過去照片,或同一時期建築物推測當時建築物外型,但在經過層層審查後,臺中文資處決定不使用「臆測」方式修復大屯郡役所,而是在部分原有建築上增建鈦鋅板造型,以快速識別時代差異。

光01.png

大稻埕基督長老教會

教堂21-1.JPG
教堂7-1.JPG

在時代不斷的變化下,新舊文化的碰撞,讓文化資產擁有不同展現方式。林會承舉例,大稻埕基督長老教會在被列入古蹟前,主管單位曾計畫修建為現代化教堂,卻遭臺北市政府及當地住戶反對,期望保留傳統模樣。在臺北市政府與教會達成共識後,決議保留教堂前半部分,而內部則改用現代化的形式重建,將新、舊兩種元素組合。

※開啟聲音※

歷史建築不僅保留當代歷史脈絡,體現其蘊含的生活足跡同樣重要。孫啓榕分享,在修復齊東街53巷(現為臺北書畫院)時,發現其中一根柱子上有數條平行的刻痕,他感嘆「我相信有一個孩子,一定有一個孩子長到這裡。」

 

在翻新柱子與保留痕跡間抉擇的孫啓榕,最後決定留下刻痕。他說,比起生硬的建築知識,大眾透過共同的生活方式感受歷史建築溫度,如同留下一個孩子的體溫。

孫.png

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講師/建築師 孫啓榕

※移動鼠標查看圖片※
臺北書畫院外觀.JPG

陳掛在書畫院中的書法作品

齊東街日式宿舍聚群落型態

書畫設展品、館內照片.JPG
▲圖片來源/臺北市文化局
hand-pencil04_edited.png

「文化是透過五感去感受的,今天只有視覺,沒有聽覺、嗅覺、觸覺和味覺,那歷史建築就跟書本上的照片一模一樣,沒有意義。」吳柏瑋強調,現今大眾多對歷史建築感到陌生,如何讓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,提升歷史建築的近用權十分關鍵。

 

當民眾真實的經過歷史文化的洗禮,從而產生連結才願意改變態度,積極爭取保存歷史建築,為後代留下資源,持續延伸臺灣文化教育。

光01.png
臺北書畫院提供喜愛傳統書畫者
交流和欣賞的場所
書法班情形.JPG
▲圖片來源/臺北市文化局

當歷史建築修建完成,無數眼光都會注視並給予評價,使建築師壓力倍增,例如是否保留傳統茅坑,或改為現代化廁所方便民眾使用。此外,孫啓榕舉例,過去許多房子使用臺灣檜木建成,但現今臺灣檜木稀少,建築師便要考慮何種木材可替換,同時不會被外界認為其違背歷史意義。

bottom of page